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确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34
作者
吕坚 [1 ]
倪四道 [1 ]
沈小七 [2 ]
高建华 [3 ]
曾新福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安徽省地震局
[3] 江西省地震局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主事件地震定位法; 震源机制解; 地震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联合采用双差法和主事件法,对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的5.7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5.7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31km,NS方向上平均为0.40km,竖直方向上平均为0.48km,故而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空间分布图像。此次地震序列在NNW-NW向呈现优势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又以10~12km最具优势。主震的震源位置大致为北纬29.69°,东经115.74°,震源深度约10.8km。结合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主震震源机制解和震区NE向、NW向断裂发育的构造背景,初步推测本次地震序列的主震可能是由瑞昌盆地内的一条NW向隐伏断层活动引发的,发震断层的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03年云南大姚6.2、6.1级地震序列特征分析及地震触发研究 [J].
华卫 ;
刘杰 ;
郑斯华 ;
陈章立 .
中国地震, 2006, (01) :10-23
[2]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J].
黄媛 ;
杨建思 ;
张天中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62-169
[3]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J].
王新岭 ;
刘杰 ;
张国民 ;
赵翠萍 .
中国地震, 2005, (03) :386-397
[4]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 [J].
朱艾斓 ;
徐锡伟 ;
周永胜 ;
尹京苑 ;
甘卫军 ;
陈桂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29-636
[5]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再次精确测定1998年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 [J].
杨智娴 ;
陈运泰 .
地震学报, 2004, (02) :115-120
[6]   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和三维地壳速度结构 [J].
杨智娴 ;
于湘伟 ;
郑月军 ;
陈运泰 ;
倪晓晞 ;
Winston Chan .
地震学报, 2004, (01) :19-29
[7]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 杨智娴,陈运泰,郑月军,于湘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8]   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和发震构造 [J].
杨智娴 ;
陈运泰 ;
张宏志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4) :366-377
[9]   由震源谱推断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破裂特性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2000, (02) :113-124
[10]   大冶—九瑞地区局部地质异常特征与成矿 [J].
吕新彪 ;
姚书振 ;
周宗桂 .
地球科学, 1998, (02)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