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和三维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24
作者
杨智娴
于湘伟
郑月军
陈运泰
倪晓晞
Winston Chan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3] 迈特技术公司华盛顿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4] 迈特技术公司华盛顿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中国北京
[5] 中国北京
[6] 美国华盛顿
关键词
联合反演; 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 地震重新定位; 中国中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采用中国中西部地区 (2 1°~ 36°N ,98°~ 1 1 2°E) 1 93个地震台在 1 992~ 1 999年间记录到的 9988次地震的Pg和Sg震相走时的读数资料 ,用Roecker的SPHYPIT90程序 ,反演了该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 ,并用SPHREL3D90程序进行了地震的重新定位 .反演结果揭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P波速度结构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这些不同深度上波速的横向变化多以该地区的活动断裂为分界线 .可以看出活动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反差 .通过重新定位 ,得到了 6 459次地震的震源参数 ,这些精确定位的地震震中明显沿该区活动断裂呈现条带状分布 ,其范围和尺度清晰地表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的紧密关系 .其中 ,82 %重新精确定位的事件的震源深度在 2 0km以内 .这一结果与笔者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的重新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 杨智娴,陈运泰,郑月军,于湘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
[3]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J].
苏有锦 ;
秦嘉政 .
中国地震, 2001, (01) :24-34
[4]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精确修定 [J].
赵珠 ;
范军 ;
郑斯华 ;
长谷川昭 ;
堀内茂木 .
地震学报, 1997, (06) :58-65
[5]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的研究 [J].
林中洋 ;
胡鸿翔 ;
张文彬 ;
章惠芬 ;
何正勤 ;
林真明 ;
邱陶兴 .
地震学报, 1993, (04) :428-441+521
[6]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J].
熊绍柏 ;
郑晔 ;
尹周勋 ;
曾晓献 ;
全幼黎 ;
孙克忠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4) :434-444
[7]   云南及其邻近地区三维速度图象 [J].
刘瑞丰 ;
陈培善 ;
李强 .
地震学报, 1993, (01) :61-67
[8]   西昌—渡口—牟定地带二维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尹周勋 ;
熊绍柏 .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04) :451-458
[9]   四川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J].
孙若昧 ;
刘福田 ;
刘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6) :708-716+807
[10]   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层析成象 [J].
刘福田 ;
曲克信 ;
吴华 ;
李强 ;
刘建华 ;
胡戈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8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