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欣 [1 ,2 ]
张平宇 [1 ]
刘晓琼 [3 ]
刘林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县域经济差异; BP神经网络; ESDA技术; 沈阳经济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12.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北差异弱化。2005—2010年,南部的海城、大石桥等县市的经济水平较高,东北部的开原、调兵山等县市的经济水平上升,中南部的辽阳、灯塔等县市经济水平下降。②2005—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济水平相近的县市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有所弱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沿交通轴线布局的县域经济带。③从局部差异来看,2005年在沈阳经济区南部形成岫岩、桓仁等"高高"型县域集聚区,以及北部的彰武、康平等"低低"型县域集聚区。到2010年,除开原市属于"高低"型县域外,其他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特征不明显。④深入分析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外部动力,中心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与优化研究.[D].何宏峰.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
[2]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D].王晓芳.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
[3]  
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D].陈月英.东北师范大学.2006, 03
[4]   基于ESDA的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时空分析 [J].
关伟 ;
朱海飞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08-2016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以辽宁省部分县域为例 [J].
祝爱民 ;
袁赫 ;
于丽娟 ;
王温冉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01) :12-15+23
[6]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J].
熊薇 ;
徐逸伦 ;
王迎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224-230
[7]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覃成林 ;
李敏纳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80-1792
[8]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J].
任家强 ;
董琳瑛 ;
汪景宽 ;
李双异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435-1439
[9]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以梅河口市中和镇为例 [J].
孙世军 ;
严晓飞 ;
崔朋 ;
冯江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473-1477+1491
[10]   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J].
许旭 ;
金凤君 ;
刘鹤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38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