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中的利益运行系统探析——基于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张龙辉
肖克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社区治理主体; 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 利益运行系统; 利益供给; 利益消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着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其因共同利益而形成,具有组织结构无序化和社会身份的非正式性等特征。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参与下的社区治理利益运行系统是一个利益供给和消费系统,包括价值要素、主体要素、中介要素和客体要素等,并据此形成了内部系统、中介系统和外部环境三个部分。内部系统是利益的消费者,外部环境是利益的供给者,中介系统则是沟通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的桥梁。利益消费和利益供给的关系决定了社区治理中的利益运行系统存在两种类型,即利益消费促生利益供给下的利益运行系统和利益供给影响利益消费下的利益运行系统,前者的逻辑起点是社区居民的个体利益诉求,其本质在于新的利益的生产,而后者的逻辑起点是外部环境的利益供给和分配,其本质在于新的利益分配规则的制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后单位制时代社区治理的维权模式与行为分析 [J].
曹宇 .
北京社会科学, 2019, (01) :119-128
[3]   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基层社区治理的另一种思路——来自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效果的启示 [J].
卢宪英 .
中国农村观察, 2018, (06) :62-72
[4]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元问题、元动力与元治理 [J].
唐任伍 ;
马宁 ;
刘洋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11) :21-27
[5]   政党关系与政治生态的系统重构 [J].
王彩玲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5) :75-83
[6]   发展逻辑与政治学的再阐释:当代中国政府原理 [J].
陈明明 .
政治学研究, 2018, (02) :21-27
[7]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 [J].
邓大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9-16+2
[8]   政治社会团体涵义辨析:概念比较 [J].
褚松燕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3) :10-15
[9]   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要素论的解释 [J].
刘军 ;
David Willer ;
Pamela Emanuelson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2) :134-166+245
[10]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 [J].
张大维 ;
陈伟东 ;
孔娜娜 .
城市问题, 2006, (04) :5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