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赤红壤物理退化及其机理研究──Ⅲ.土壤物理退化机理分析

被引:1
作者
钟继洪
郭庆荣
骆伯胜
谭军
黄湘兰
卓慕宁
机构
[1]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土壤物理退化机理; 土壤固相组分; 土壤-植被相互作用;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1998.02.015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主要通过相关统计和综合分析,探讨坡地赤红壤物理退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指出养分贫瘠化,尤其是贫有机质化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主要内部原因,植被破坏则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外部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坡地赤红壤的物理退化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东江流域低产耕地的低产原因及改良利用对策 [J].
林美莹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4, (01) :48-52
[2]   博罗县下村农场坡地赤红壤的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J].
钟继洪 ;
张秉刚 ;
谭军 ;
骆伯胜 ;
卓慕宁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3, (04) :203-210
[3]   广东丘陵山区侵蚀红壤的整治利用 [J].
钟继洪 ;
唐淑英 ;
谭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 (01) :36-39
[4]  
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叶笃正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