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厚度综合预测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勃 [1 ,2 ]
刘盛东 [1 ,2 ]
黄兰英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层厚度; 地面预测; 井下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16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厚度变化直接关系煤矿设计与开采,影响采掘部署和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煤厚变化部位通常也是瓦斯聚集异常区,因此,准确预报煤厚是关系到煤矿生产与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文章通过不同预测方法差异特点分析及适宜性对比评价,提出综合预测准则,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煤厚综合预测方法体系,为煤厚合理预测提供技术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利用地质统计学预测煤层厚度 [J].
杜文凤 ;
彭苏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S1) :2762-2767
[2]   超低频电磁波遥感探测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J].
程彦 ;
董守华 ;
张绍聪 .
物探与化探, 2009, (01) :38-42
[3]   地震属性参数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J].
孙渊 ;
张良 ;
朱军 ;
薛涛 ;
丁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 (02) :58-60
[4]   曹窑煤矿二1煤层煤厚变化规律的探讨 [J].
郭元欣 ;
郝会安 .
煤炭技术, 2008, (01) :146-148
[5]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孟召平 ;
郭彦省 ;
王赟 ;
潘结南 ;
芦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512-517
[6]   地震资料频率域预测煤层厚度方法研究及应用 [J].
张恩珂 ;
柏冠军 ;
郑中刚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9-62
[7]   AVO探测煤层瓦斯富集的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以淮南煤田为例 [J].
彭苏萍 ;
高云峰 ;
杨瑞召 ;
陈华靖 ;
陈信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262-273
[8]   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成因分析 [J].
王世彬 ;
郭厚亮 .
煤炭技术, 2005, (06) :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