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瓜州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风险防御对策

被引:6
作者
张平
刘普幸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系统稳定性; 指标体系; 模糊数学评价法; 瓜州绿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瓜州绿洲属于国家级极端干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光热资源丰富,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严重。以1991-2007年瓜州县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自然资源状况、环境压力、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建立瓜州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变异系数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瓜州绿洲生态系统处于Ⅲ级,即潜在不稳定状态。并认为水资源需求压力大、气候极端干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及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潜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瓜州绿洲生态风险防御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研究 [J].
毋兆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6) :44-50
[2]   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J].
段汉明 ;
苏敏 ;
周晓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6
[3]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J].
张智 ;
魏忠庆 .
生态环境, 2006, (01) :198-201
[4]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吕光辉 ;
刘建平 ;
肖英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78-181
[5]   新疆现代绿洲稳定性的尺度条件简析 [J].
周跃志 ;
李晓东 ;
潘晓玲 ;
吕光辉 .
干旱区研究, 2004, (04) :403-406
[6]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以酒泉绿洲为例 [J].
刘普幸 ;
李筱琳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15-18
[7]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J].
傅伯杰 ;
刘世梁 ;
马克明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85-1892
[8]   西部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模式研究 [J].
王让会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1, (03) :12-15
[9]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0, (03) :363-368
[10]   北京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J].
李晓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