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1971——2008年台站观测总云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8
作者
唐小萍
张核真
路红亚
马鹏飞
机构
[1]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关键词
西藏; 总云量; 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1—2008年西藏地区22个台站观测的总云量资料,初步分析研究了西藏地区总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藏大部分区域年总云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那曲中西部的减幅最大,达2.32%/10a,而南部边缘年总云量减少的趋势不显著。总云量与降水、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呈负相关。总云量的Hurst指数表明,西藏大部分地区总云量呈减少的趋势,未来这种减少的趋势将持续,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逆转。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张雪芹 ;
彭莉莉 ;
郑度 ;
陶杰 .
地理学报, 2007, (09) :959-969
[2]   中国西北地区云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J].
陈勇航 ;
陈艳 ;
黄建平 ;
郑志海 ;
苏婧 ;
黄鹤 .
高原气象, 2007, (04) :741-748
[3]   近20年全球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 [J].
丁守国 ;
赵春生 ;
石广玉 ;
武春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70-677+706
[4]   天气和气候的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J].
时少英 ;
刘式达 ;
付遵涛 ;
刘式适 ;
梁福明 ;
辛国君 ;
李百炼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259-264
[5]   中国云气候特征的分析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4) :468-476
[6]   Hurst指数估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例 [J].
江田汉 ;
邓莲堂 .
地理科学, 2004, (02) :177-182
[7]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J].
宋连春 ;
张存杰 .
冰川冻土, 2003, (02) :143-148
[8]   近40年青藏高原东侧地区云、日照、温度及日较差的分析 [J].
李跃清 .
高原气象, 2002, (03) :327-332
[9]   利用R/S方法分析兰州城市化气候效应 [J].
赵晶 ;
杨淑华 ;
王乃昂 .
气象, 2001, (02) :7-11+15
[10]   近40年中国云量变化的分析 [J].
曾昭美 ;
严中伟 .
大气科学, 1993, (06) :68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