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中国西北地区云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3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郑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ISCCPD2系列云资料;
光学厚度;
云水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ISCCP D2云的月平均资料,针对西北地区15种不同类型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低云量之和以及高云量在3个气候子区的多年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层云、冰层云、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的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值最大;水层云主要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和陕西南部,冰层云主要出现在北疆地区,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以及水高层云、冰高层云、卷层云的云量高值区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因此上述地区也是有利于人工增水作业的地区。近20年中,高云量在3个气候区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中、低云量之和则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云与地气系统之间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地面气温的升高,促使地面蒸发加剧,从而导致中、低云量增多而使降水增多,同时高云云量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近40年宁夏云量和气温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J].
陈楠
;
赵光平
;
陈晓光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76-1183

陈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赵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陈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祁连山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高原气象 ,
2006, (03)
:545-548

陈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陈勇航
;
黄建平
;
陈长和
;
张强
;
冯建东
;
金宏春
;
王天河
.
高原气象,
2005, (06)
:905-9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宏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J].
陈勇航
;
黄建平
;
王天河
;
金宏春
;
葛觐铭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17-727+8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宏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中国云气候特征的分析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4)
:468-476

刘瑞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刘玉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杜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6]
利用ISCCP D2资料分析近20年全球不同云类云量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可能的影响
[J].
丁守国
;
石广玉
;
赵春生
.
科学通报,
2004, (11)
:1105-1111

丁守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广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春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7]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洪利
;
朱文琴
;
宜树华
;
李维亮
;
陈隆勋
;
白立杰
.
气象学报,
2003, (04)
:466-473+517

刘洪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朱文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宜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白立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8]
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持续利用
[J].
林奇胜
;
刘红萍
;
张安录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3)
:54-58

林奇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刘红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张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9]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J].
宋连春
;
张存杰
.
冰川冻土,
2003, (02)
:143-148

宋连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张存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10]
加强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J].
温克刚
.
建设科技,
2003, (05)
:14-14

温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