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被引:38
作者
林杰 [1 ]
刘国瑞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 辽宁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5.03.04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适应发展新常态,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向自身主体与内在逻辑的回归"。这一"回归"的关键之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此,应科学处理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特殊国情的关系,切实落实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构建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的保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当社会不再旁观,教育怎么办? [J].
李希贵 .
人民教育, 2015, (01) :17-21
[3]   战略管理能力:大学扩大与履行办学自主权的基础——兼论大学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J].
林杰 ;
刘国瑞 .
现代教育管理, 2014, (09) :8-13
[4]   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省思 [J].
王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35 (08) :1-7
[5]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和新制度 [J].
王战军 ;
乔伟峰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 (03) :29-34+72
[6]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J].
刘献君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02) :62-69
[7]   论“以学生为中心” [J].
刘献君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 (08) :1-6
[8]   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 [J].
叶信治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11) :68-75
[9]   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 [J].
李森 ;
王天平 .
教育研究, 2010, 31 (12) :66-69
[10]   高水平大学建设要重点处理好的八个关系 [J].
张德祥 .
高等教育研究, 2009, (06)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