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00年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37
作者
张利 [1 ,2 ]
吴涧 [2 ]
张武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能见度;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大气污染;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1.06.019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675个气象观测站1955-2000年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年季月平均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中国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用Ridit、累积百分率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分析法分别对六个城市1955-2000年的大气能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5-1964年能见度变化呈上升趋势,1965-1979年呈下降趋势,1980-2000年变化趋于平缓.中国能见度有较明显的季节和月变化特征,夏季能见度最好,秋季次之,冬季最差;一年之中7月份能见度最好,1月份最差.能见度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新疆南部,四川、重庆及贵州交界处,湖南中部,河北和山西交界处,陕西南部以及黑龙江北部地区;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新疆北部,四川西部.高值区对应上升趋势,低值区对应下降趋势,西部地区能见度比东部地区高.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较好的负相关,大气污染是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因子.不同城市之间的能见度变化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