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被引:9
作者
杨敏芳 [1 ,2 ]
孙斌 [2 ]
张丽琳 [3 ]
田文广 [2 ]
陈刚 [2 ]
孙钦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煤素质; 资源量; 瓦斯突出; 变质程度; 鹤岗矿区; 勘探开发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有3口煤层气参数井,对该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岩特征、煤变质程度、煤层气含气量)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含煤40余层,可采或局部可采36层,煤层累计厚度为30~70m,主力煤层为15#、18#煤层,单层厚度超过10m;煤质主要以气煤为主,受岩浆岩作用,煤变质程度由南往北逐渐增高。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1500m以浅的范围内,煤炭储量有48.12×108t,煤层气资源量为496.4×108m3。其中南山—新一矿为鹤岗矿区的主要含气区,含气量介于7~16m3/t,煤层气资源量为352.4×108m3,占总资源量的70%,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116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煤阶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的研究与应用 [J].
李五忠 ;
田文广 ;
陈刚 ;
孙钦平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6) :45-47+63+126
[2]   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优选 [J].
陈本金 ;
温春齐 ;
曹盛远 ;
任文静 ;
周雄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3) :56-60+189
[3]   煤层气储层渗透性研究进展 [J].
薄冬梅 ;
赵永军 ;
姜林 ;
龚永杰 ;
李宗亮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06) :31-34+204
[4]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特征 [J].
石书灿 ;
林晓英 ;
李玉魁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2) :54-56+183
[5]   鹤岗煤层气勘探开发 [J].
魏臣 ;
张鸿飞 ;
季玉富 .
中国煤层气, 2005, (02) :41-43+46
[6]   鹤岗矿区煤层气利用与展望 [J].
刘靖阳 .
煤炭技术, 2002, (11) :3-5
[7]   鹤岗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 [J].
梁奉奎 ;
马立军 ;
王文化 ;
阎伟 .
煤炭技术, 2001, (04) :55-56
[8]  
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M].王红岩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9]  
中国煤层气地质.[M].张建博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000,
[10]  
中国煤田地质学.[M].杨起;韩德馨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