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责任困境:以自主能动性和道德图灵测试为探讨中心

被引:11
作者
黄素珍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主能动性; 道德图灵测试; 责任归属与分配; 描述性与规范性;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20.04.003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1 ; 0101 ;
摘要
与作为单纯技术工具的传统机器人不同,当今的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和高度自主系统,它们被设计成即便脱离了人的即时操作和控制,仍然能够凭借其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和推理能力继续作出合理的决策和行动,并由此被认为具有最低限度的自主能动性。但人工智能要成为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道德行动者",并据此成为道德责任归属的主体和对象,在规范性意义上需要进一步考察其道德行为能力的可能性。而人工智能凭借其以合理性为核心的自主能动性和道德图灵测试的论证并不能使之满足道德能动性的充分条件,因此,它们可以说属于不完整的行动者。为了应对当今人工智能在应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道德责任困境,避免在多主体协作环境中责任消散与责任归属的难题,针对人工智能的内部算法机制,一个恰当的道德能动性理论不仅需要基本的自主性条件,还应当包含对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和道德反应能力。而针对人工智能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环境,我们需要建构一个积极践行责任而非消极避险的共同体伦理文化,以便更合理地评估和分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相关行动者的不同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1]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artificial moral agent [J].
Allen, C ;
Varner, G ;
Zinser, J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THEORE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0, 12 (03) :251-261
[12]  
self-constitution:agency,identity and integrity. Christine Korsgaa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9
[13]   FREE AGENCY [J].
WATSON, G .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75, 72 (08) :205-220
[14]  
人工智能伦理准则. 欧盟. . 2019
[15]  
Freedom of the Will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J] . Harry G. Frankfurt. &nbspJournal of Philosophy . 1971 (1)
[16]  
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 2019
[17]  
’’The bicentennial man’’ in The bicentennial man and other stories. Isaac Asimov. . 1984
[18]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Harry Frankfu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8
[19]  
人工智能哲学[英]A·M·图灵.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1
[20]  
Moral Machines :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Wendell Wallace,Colin Allen.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