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基于贫困识别和精准帮扶的种植业产业效率——来自家庭微观数据的证据
被引:7
作者:
王刚
[1
,2
]
廖和平
[1
,2
]
洪惠坤
[1
,2
]
陈一明
[3
]
李涛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
[3]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贫困化;
贫困识别;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效率;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对扶贫产业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534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分析框架检验了贫困识别和精准帮扶后村域之间及农户之间的种植业产业效率差异,并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显著促进了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贫困村的效率绝对值高于非贫困村,脱贫户的效率绝对值高于贫困户;(2)政策因素是造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脱贫户之间种植业效率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其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种植业对贫困村、脱贫户的影响尤为突出;(3)年龄对贫困地区种植业产业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55~60岁属于产业效率提升的拐点;(4)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会促进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但农户仅具有不等年限的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水平对其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建议继续实施产业帮扶政策并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缓解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间发展失衡的矛盾;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高扶贫产业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201 / 1215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