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18
作者
陈鹏
机构
[1]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江苏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上海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中医辨证; 证候; 体质; 慢性再障; 肾阳虚型; 肝肾阴虚; 脏腑兼病; 中医学; 中国医药学; 聚合酶链式反应; 肝阳上亢; 肝病辨证; 证型; 基因表达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摘要
<正>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种基因在人群中至少有2种表型,出现频度均>1%,它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同个体生物学形状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差别的原因。对基因多态性的认识,使现代医学走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医学根据证候的不同而辨证论治有相似之处。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方面的探索性研究,本文拟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理论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52 / 8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肾虚型DN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 [J].
成玉斌 ;
罗仁 ;
薛耀明 ;
张小英 ;
邹红 ;
钟先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05) :29-30+33
[2]   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Arg778Leu/Gln点突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J].
杨斌 ;
胡纪源 ;
洪铭范 ;
杨任民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4) :280-282
[3]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与HLA基因相关性研究 [J].
孙伟正 ;
王春梅 ;
庞爱明 ;
赵淑英 ;
孙劲晖 ;
时晶 .
中国医药学报, 2002, (03) :167-169
[4]   略论体质病理学的基因研究 [J].
张伟荣 ;
张庆彝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02) :23-24
[5]   后基因组时代的统一医药学——展望21世纪复杂性科学的一个新前沿(一) [J].
侯灿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1) :5-7
[6]   基因表达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J].
孙德利 ;
舒琦瑾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01) :7-9
[7]   HLA—DQA1等位基因与急性脑梗塞多种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J].
沈乃莹 ;
闫征 ;
金宇安 ;
韩静 ;
何培英 ;
王申五 .
中医杂志, 2001, (04) :237-238+196
[8]   基因组学发展对中医证实质研究的启示——兼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前景 [J].
李杰芬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1, (02) :11-13
[9]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J].
安胜军 ;
李恩 ;
佟晓旭 ;
刘昆 ;
赵京山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12) :907-910
[10]   DNA——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点——谈基因辨证 [J].
安胜军 ;
李恩 .
医学与哲学, 2000, (06)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