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等11种浙江省碳汇造林树种含碳率分析

被引:19
作者
徐小静 [1 ]
朱向辉 [2 ,1 ]
汪方德 [3 ]
毛华英 [4 ]
程清明 [5 ]
汪良义 [5 ]
汪传佳 [1 ]
朱汤军 [1 ]
机构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浙江林学院
[3] 开化县规划建设局
[4]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5] 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
关键词
毛竹; 碳汇; 造林树种; 含碳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加热法对毛竹等11种浙江省碳汇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并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浙江省主要树种含碳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毛竹,根部含碳率高,叶部含碳率低;第二类为松类、檫木和杉木,含碳率高;第三类为硬阔中的木荷、青冈和软阔中的桤木,生长速度较快;第四类为软阔中的枫香和硬阔中的山杜英。各树种各部分含碳率均在45.21%53.88%之间,毛竹、针叶树种各组分的含碳率总体上比阔叶树种高1%3%,毛竹林、针叶林的含碳率远远高于阔叶林。各器官含碳率可以分为3类:其中干部归为一类,根部和枝归为一类,叶部独立为一类。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管理模式对毛竹林碳贮量的影响 [J].
周国模 ;
吴家森 ;
姜培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6) :51-55
[2]   中国竹林的碳素特征 [J].
郭起荣 ;
杨光耀 ;
杜天真 ;
施建敏 .
世界竹藤通讯, 2005, (03) :25-28
[3]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J].
杨洪晓 ;
吴波 ;
张金屯 ;
林德荣 ;
常顺利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72-177
[4]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J].
刘华 ;
雷瑞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4) :835-843
[5]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J].
周国模 ;
姜培坤 .
林业科学, 2004, (06) :20-24
[6]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J].
马钦彦 ;
陈遐林 ;
王娟 ;
蔺琛 ;
康峰峰 ;
曹文强 ;
马志波 ;
李文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0-104
[7]   第二代杉木中幼林生态系统碳动态与平衡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闫文德 ;
康文星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01) :1-6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