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旋识别方法的高速列车尾涡结构的讨论

被引:11
作者
潘永琛 [1 ]
姚建伟 [2 ]
刘涛 [3 ]
李昌烽 [3 ]
机构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3]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湍流尾流; 涡旋结构; 涡旋识别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70.3 [车体构造及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利用改进型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缩尺比例1:30的高速列车简化模型的绕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主要针对近尾流区的涡旋结构展开具体讨论.通过不同的涡旋识别方法,发现在尾涡结构中,高涡量的强涡旋主要聚集于尾车附近,而涡量较低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涡旋分布在大部分尾流空间中.对此,主要基于最新提出的涡旋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认为,由于边界层在尾部发生的流动分离,剪切变形以及高涡量的扩散对强涡旋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涡旋会被较强的剪切旋转拉伸,使得局部复杂的流动表现出突出的湍流特性;另一方面,尽管涡强度明显下降,但是在强剪切应变迅速衰减的情况下,流向涡核中的涡旋涡量是主要的,此时,在较接近地面的情况下,流体微团以涡核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使得涡旋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主导的流动机制.虽然涡强度会相对缓慢地衰减,但是从湍流能量产生的角度,该机制对涡旋的自维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尾涡结构能够相对稳定地存在于尾流流动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高速列车头型长细比对气动噪声的影响 [J].
安翼 ;
莫晃锐 ;
刘青泉 .
力学学报, 2017, 49 (05) :985-996
[2]   高速列车近尾流区湍流涡旋的数值计算及动力学讨论 [J].
潘永琛 ;
姚建伟 ;
李昌烽 .
力学季刊, 2017, 38 (02) :351-358
[3]   高速列车近尾流区涡旋结构的湍流特性分析 [J].
潘永琛 ;
姚建伟 ;
梁策 ;
李昌烽 .
中国铁道科学, 2017, 38 (02) :83-88
[4]  
New omega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J]. ChaoQun Liu,YiQian Wang,Yong Yang,ZhiWei Duan.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2016(08)
[5]  
高速列车的关键力学问题[J]. 杨国伟,魏宇杰,赵桂林,刘玉标,曾晓辉,邢云林,赖姜,张营营,吴晗,陈启生,刘秋生,李家春,胡开鑫,杨中平,刘文正,王文静,孙守光,张卫华,周宁,李瑞平,吕青松,金学松,温泽峰,肖新标,赵鑫,崔大宾,吴兵,钟硕乔,周信.力学进展. 2015(00)
[6]   中国高速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考 [J].
田红旗 .
中国工程科学, 2015, 17 (04) :30-41
[7]  
Numerical study on wak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trains[J]. Shuan-Bao Yao,Zhen-Xu Sun,Di-Long Guo,Da-Wei Chen,Guo-Wei Yang.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3(06)
[8]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格变形的高速列车头型优化 [J].
姚拴宝 ;
郭迪龙 ;
杨国伟 .
力学学报, 2013, 45 (06) :982-986
[9]   随机风速下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J].
于梦阁 ;
张继业 ;
张卫华 .
力学学报, 2013, 45 (04) :483-492
[10]  
On aerodynamic noises radiated by the pantograph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J]. Hua-Hua Yu,Jia-Chun Li,Hui-Qin Zhang.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