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退耕坡地工程治理与林草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海 [1 ]
张立新 [2 ]
柳江华 [1 ]
柏延芳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关键词
坡地植被恢复; 林草优化配置; 土壤含水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使黄土退耕坡地植被快速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性特点,结合坡地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提出了以草为主,草、树间作的治理模式,解决了退耕坡地当年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指出对于15°20°的坡地,以大台田+律艹草+经济林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47.2%,4年后可达75.9%,土壤侵蚀量较对照下降34.30%;对于20°25°坡地,以隔坡梯田+律艹草+乔木生态林的治理模式最好,当年植被盖度可达33.9%,4年后达49.4%,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7.04%;对于25°以上坡地宜采用大鱼鳞坑+冰草+灌木组合治理模式,当年植被盖度可达28.7%,4年后达36.3%,土壤侵蚀量比对照下降68.17%。三种模式均能有效地减轻雨滴对疏松表土的溅蚀,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和植被覆盖度,利于形成林草和谐共生的稳定群落。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