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的两种面相及其逻辑

被引:3
作者
蔡栋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治理; 政治的; 行政的; 参与的逻辑; 效率的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现代治理强调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平等互动,呈现为一种共和主义意义上的政治面相,其背后是"参与的逻辑"。但在当下中国,一些人对治理的理解,侧重于自上而下的高效管理和收益核算,使治理呈现为行政的面相和"效率的逻辑"。这与治理的规范含义存在偏差。行政的面相和政治的面相在治理过程中皆必不可少,但居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政治的面相及其"参与的逻辑"。这是由多元化社会事实的出现和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理念和社会发展实际决定的。认识到二者的主次关系,意味着对当下中国治理概念的某种再理解:治理问题不应被理解为一个主客体之间"治与被治"的问题,而应该被理解为主体间的丰富的互动关系。同时,在思考中国当下的治理问题时,还应注意: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做出正确的定位,在示范与学习之间做好恰当的兼顾,在保障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之间做好必要的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J].
白钢 ;
潘迎春 .
政治学研究, 2010, (01) :22-30
[2]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3]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4]  
理解中国政治.[M].景跃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  
破碎的民主.[M].(法)皮埃尔·卡蓝默(PierreCalame)著;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
[6]  
政治和命运.[M].(英) 甘布尔;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