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文牍主义与开庭日——关于刑事办案模式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孙皓
机构
[1] 天津大学法学院
[2] 天津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办案模式; 司法文牍主义; 起诉状一本主义; 案卷移送; 审判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刑事办案模式都集中于文牍审阅的传统模式,造成法庭功能趋向的虚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则从理论上夯实了"开庭日"的主导性地位。然而,作为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者,裁判主体似乎还是倾向于通过案卷的审慎分析得出结论。这究竟是一种亟待改造的失范对象,抑或本土法治资源的规律性投射,尚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厘清。针对此命题,不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论手段加以解构,以阐释"司法文牍主义"与"开庭日"之间貌似互不相容的二元关系,从而使之共同服务于程序有效性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4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 [11] “以审判为中心”需正确理解“分工配合制约”原则[N]. 樊崇义.检察日报. 2015 (003)
  • [12] “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目标和实现路径[N]. 樊崇义.人民法院报. 2015 (005)
  • [13] 从“庭审虚化”走向“审判中心”[N]. 何家弘.法制日报. 2014 (010)
  • [14] 失败启示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格雷格·伯曼, 2017
  • [15] 社会分工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涂尔干, 2016
  • [16] 法律科学的悖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杰明·N.卡多佐, 2016
  • [17] 法律东方主义[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络德睦, 2016
  • [18]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检察工作发展[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胡卫列, 2015
  • [19]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 达玛什卡, 2015
  • [20] 美国刑事诉讼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兆鹏,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