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

被引:128
作者
纪莺莺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法团主义; 社会组织; 国家与社会; 自主性;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5.010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组织大量兴起,引发研究者试图对其政治与社会含义进行解释。过去20年间,"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两大视角主导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两者试图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框架中理解社会组织,并围绕其在此框架中的具体位置展开争论。本文尝试梳理既有研究及其最近进展,抽取可供拓展的研究线索,并探讨超越此种争论的路径。本文试提出三个方向供进一步研究参考:1.跳出单一维度自主性的"陷阱";2.解释经验现象在多个维度上的分化;3.探索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生活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41+246 +24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发展非营利组织 [J].
景天魁 .
教学与研究, 2012, (08) :6-12
[2]   行业协会的游说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甘思德 ;
邓国胜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4) :147-156
[3]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J].
张紧跟 .
社会, 2012, 32 (03) :198-223
[4]   重建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之一 [J].
萧功秦 .
探索与争鸣, 2012, (05) :23-28
[5]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J].
吴建平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174-198+245
[6]   论社会组织的社会稳定功能——兼论“社会复合主体” [J].
冯钢 .
浙江社会科学, 2012, (01) :66-73+157
[7]   社会管理的组织创新——从“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谈起 [J].
童星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1) :53-56+67
[8]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J].
文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1) :57-61+67
[10]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J].
郑杭生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4) :12-2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