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赋权模型的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测度研究——31个省市自治区视阈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苏屹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获取; 最优权重; 组合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2 [知识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总结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是区域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及外资企业投资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科技合作对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J].
黄宗盛 ;
胡培 ;
聂佳佳 .
运筹与管理, 2012, 21 (06) :177-181
[2]   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 [J].
杨燕 ;
高山行 .
科研管理, 2012, 33 (08) :80-89
[3]   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与公平性研究 [J].
苏屹 ;
李柏洲 ;
喻登科 .
中国软科学, 2012, (05) :157-174
[4]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城市生态评价模型及应用 [J].
迟国泰 ;
齐菲 ;
张楠 .
运筹与管理, 2012, 21 (02) :183-191
[5]   近10年来我国知识获取研究综述 [J].
尹婵娟 ;
朱晓峰 ;
黄霞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 (09) :123-126
[6]   改进的熵值法在确定组合预测权系数中的应用 [J].
陈启明 ;
陈华友 .
统计与决策, 2011, (13) :159-160
[7]   企业家导向对企业间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间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分析 [J].
高展军 ;
江旭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257-267
[8]   基于组合权法的棕地再开发多层次灰色评价 [J].
郭鹏 ;
梁燕华 ;
朱煜明 .
运筹与管理, 2010, 19 (05) :129-134
[9]   不确定条件下知识获取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J].
蒋樟生 ;
胡珑瑛 .
管理工程学报, 2010, 24 (04) :41-47
[10]   外部网络结构、知识获取与企业国际化绩效:基于广州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J].
郑准 ;
王国顺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8) :12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