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呼包鄂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6
作者
甄江红
罗莎莎
何孙鹏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安全; 呼包鄂地区;
D O I
10.16853/j.cnki.1009-3575.2015.06.010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402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方法与模型,对1990~2010年间呼包鄂地区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及其生态安全程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1990年以来呼包鄂地区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鄂尔多斯市生态足迹最高,包头市次之,呼和浩特市最低;而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表明其资源利用模式逐步向集约型转变。221年间呼和浩特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逐步上升;鄂尔多斯市的生态承载力最高,呼和浩特市次之,包头市最低。3研究期内呼和浩特市虽为生态盈余,但其数值不断降低;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则分别于2004和2009年由生态盈余转化为生态赤字,表明其已处于生态不可持续阶段。4近年来呼包鄂地区生态压力指数持续攀升,生态安全程度逐步降低。目前,呼和浩特市处于生态较安全状态,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已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D].刘海涛.西南大学.2011, 09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以焦作市为例 [J].
陶晓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2) :53-59
[3]   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发展模式特征 [J].
郑晓燕 ;
何东进 ;
游巍斌 ;
覃德华 ;
游惠明 ;
巫丽芸 ;
纪志荣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0 (02) :108-114+135
[4]   新疆天池景区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 [J].
时卉 ;
杨兆萍 ;
韩芳 ;
石天戈 ;
栾福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3) :475-485
[5]   基于遥感和PSR模型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J].
虞继进 ;
陈雪玲 ;
陈绍杰 .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25 (01) :143-149
[6]   基于P-S-R模型的焦作市生态安全评价 [J].
杜艳春 ;
姜畔 ;
毛建素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S1) :280-285
[7]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以甘肃天祝高寒草原为例 [J].
胡秀芳 ;
赵军 ;
查书平 ;
郑雪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3) :71-77
[8]  
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张继权;伊坤朋;Hiroshi Tani;王秀峰;佟志军;刘兴朋;.应用生态学报.2011, 01
[9]   内蒙古大青山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 [J].
张仁 ;
安慧君 ;
张翠霞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 (02) :48-52
[10]   基于ANP-PRS-SENCE框架的崇明岛生态安全评价 [J].
李华 ;
蔡永立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 (03)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