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发展模式特征

被引:7
作者
郑晓燕 [1 ]
何东进 [1 ]
游巍斌 [1 ]
覃德华 [2 ]
游惠明 [1 ]
巫丽芸 [1 ]
纪志荣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基础设施; 空间发展模式; 闽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闽东作为海西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滨海城市之一,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新挑战。以闽东地区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3S技术平台,从防洪、生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水域保护、游憩安全格局等5个方面构建闽东地区复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结果表明,在低、中、高等3个不同的安全水平下,用于维持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用地比例依次为22.68%、55.22%、72.78%;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867、2 113、2 785m2。生态基础设施主要分布于具有较多水域、自然及文化资源等生态源的闽东中南部地区,东北部分布较少;闽东中南部地区是实施自然资源及景观过程的保护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可持续的重点区域。高安全水平下的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为各生态系统很好地保证了各自功能的实现,在长时间内正常提供各种自然服务,且自然服务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135 +1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规律 [J].
游巍斌 ;
何东进 ;
巫丽芸 ;
洪伟 ;
詹仕华 ;
覃德华 ;
游惠明 .
生态学报, 2011, 31 (21) :6317-6327
[2]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安徽省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J].
储莎 ;
陈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512-516
[3]   基于景观格局的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生态风险分析 [J].
高宾 ;
李小玉 ;
李志刚 ;
陈玮 ;
何兴元 ;
齐善忠 .
生态学报, 2011, 31 (12) :3441-3450
[4]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生态可占用性分析——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J].
李平星 ;
陈东 ;
樊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227-236
[5]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在节水工程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J].
屈卫军 .
地下水, 2010, 32 (05) :50-51
[6]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东北虎核心栖息地确定与空缺分析 [J].
曲艺 ;
栾晓峰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9) :1866-1874
[7]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灰色关联模型在节水灌溉工程投标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J].
张小泓 .
节水灌溉, 2009, (08) :54-56
[8]   三峡库区重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品质演化及对策 [J].
秦趣 ;
冯维波 ;
苏维词 ;
彭丽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03) :40-44
[9]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李春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10]   生态敏感区建筑遗产群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为例 [J].
李咏华 ;
赵宁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06) :70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