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母源及充注方向

被引:18
作者
李政 [1 ,2 ]
张林晔 [2 ]
沈忠民 [1 ]
郭春清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轻质油; 油源对比; 充注方向; 侏罗系;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轻质油藏的发现是该区油气勘探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稳定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认为该原油并非侏罗系与其它层系烃源岩的混源,而是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单源原油。通过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史、车排子凸起构造发育史以及与独山子原油地化特征的分析与对比,认为该轻质油来自车排子凸起南部的四棵树凹陷东南端及北天山山前断褶带,该区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深部断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沙湾组地层后,再沿车排子凸起的南倾斜面经沙湾组厚砂层向北或北偏西方向侧向运移至车排子地区,并在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3+436 +4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期次研究方法及应用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黄志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2-25+110
[2]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J].
李素梅 ;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5-98+115
[3]   对油气运聚研究中一些概念的再思考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3-16
[4]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 [J].
王传刚 ;
王铁冠 ;
陈建平 ;
石新璞 ;
向书政 ;
靳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83-189
[5]   准噶尔盆地油气幕式成藏规律探讨 [J].
谭明友 ;
张云银 ;
宋传春 ;
刘国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28-31
[6]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系生油的新认识 [J].
阿布力米提 ;
唐勇 ;
李臣 ;
李世宏 ;
苗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446-448
[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排2井油源分析[J]. 由伟丰,孟闲龙.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1)
[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J].
张枝焕 ;
李伟 ;
孟闲龙 ;
秦黎明 ;
张振英 ;
袁东山 .
现代地质, 2007, (01) :133-140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J].
管树巍 ;
李本亮 ;
侯连华 ;
何登发 ;
石昕 ;
张越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17-22
[10]   准噶尔盆地中部油气成藏期次及勘探方向 [J].
尹伟 ;
郑和荣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3) :216-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