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九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12
作者
罗宗初 [1 ]
唐群兰 [1 ]
陈丰 [2 ]
张电 [1 ]
鲁霞 [1 ]
机构
[1] 阳西县人民医院
[2] 阳江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感染; 儿童;
D O I
10.15912/j.cnki.gocm.2013.04.459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阳江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九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明确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流行特点,分析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的247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9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c),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VA)和乙型流感病毒(IFVB),副流感病毒(HVS);进行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病例604例(其中混合感染101例),总阳性率24.39%,其中MP的感染率最高(12.03%),其他依次为RSV(4.84%),IFVB(1.61%),LP1(1.05%),AdV(0.36%),CPn(0.12%),Qc(0.08%),HVS(0.08%),IFVA(0.04%);男性患儿感染率为25.2%,女性患儿感染率为23.52%。结论患儿男女性别之间九种常见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χ2=0.93,P>0.05);各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χ2=149.1,P<0.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逐渐增高;数据结果显示MP、RSV是阳江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J]. 许蔓春,马恒颢,欧巧群,罗爱武,任广立,王鲜艳,荆丽娟.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10)
[2]   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7种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 [J].
张学兰 ;
季正华 ;
季伟 ;
丁云芳 ;
朱宏 ;
严永东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4) :570-572+578
[3]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类与低亲和力IgG类抗体的测定 [J].
谈华 ;
虞伟 ;
刘海平 ;
李晓军 .
临床检验杂志, 2007, (06) :419-421
[4]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研究 [J].
江咏梅 ;
柳晓琴 ;
李文胜 ;
赵秀峰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21) :4186-4187
[5]   741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J].
罗晓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03) :266-269
[6]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附视频 [J].
王莉佳 ;
刘恩梅 ;
赵晓东 ;
蒋利萍 ;
罗晓菊 ;
杨锡强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12) :735-737
[7]   呼吸道联检试剂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敏 .
陕西医学杂志, 2004, (01)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