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坡地土壤剖面饱和导水率空间异质性

被引:21
作者
刘春利 [1 ,2 ]
胡伟 [3 ]
贾宏福 [2 ]
邵明安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地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坡面(40 m×350 m)尺度上进行网格(10 m×10 m)取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研究了180个土壤剖面(0—200 cm)各土层扰动土饱和导水率(Ks)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0—20 cm土层的Ks值(5.36×10-3cm/s)最大,>20—200 cm各土层的Ks值均小于表层,其值介于4.32×10-3—4.76×10-3cm/s之间。各土层Ks的变异程度相近,均属于中等变异。>20—200 cm各土层Ks的Kriging插值图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致性,因此可用>20—40 cm土层的Ks值来代表深层Ks值对土壤水分运动进行模拟。除了0—20 cm的Ks的基台值(C+C0)为0.154,其它各土层基台值介于0.202—0.276之间,说明0—20 cm的Ks空间异质性小于>20—200 cm各土层。从比值C/(C+C0)来看,0—20 cm属于中等自相关,>20—200 cm土层属于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样也验证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剖面饱和导水率具有空间变异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土高原坡地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J].
刘春利 ;
邵明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1) :13-18
[2]   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刘春利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400-2407
[3]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孝良 ;
陈效民 ;
周炼川 ;
方堃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5) :74-76+86
[4]   红壤地区典型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方堃 ;
陈效民 ;
张佳宝 ;
王伯仁 ;
黄晶 ;
甘再福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4) :67-69
[5]   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 [J].
纳磊 ;
张建军 ;
朱金兆 ;
董煌彪 ;
王鹏 ;
袁琳丽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3) :69-73
[6]  
Anisotropy of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Along Arable Slopes[J]. A.THIMM,H.ZEPP.Pedosphere. 2008(03)
[7]   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J].
马风云 ;
李新荣 ;
张景光 ;
李爱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789-795
[8]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容重及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虎陈霞 .
生态学报, 2006, (03) :647-654
[9]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J].
胡伟 ;
邵明安 ;
王全九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74-81
[10]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剖面水力学性质变异 [J].
郑纪勇 ;
邵明安 ;
李世清 ;
张兴昌 ;
温以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