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刘春利 [1 ,2 ,3 ]
邵明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水力特性; 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分; 交互相关系数;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415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地统计学中交互相关系数方法,对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农田、荒草地、林地、苜蓿地4种土地类型土壤剖面水力特性及其对水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与荒草地的土壤特性相似,苜蓿地与林地相似;相同吸力条件下,土壤水分以农田最大、林地最小,而饱和导水率则相反;除土壤水分消耗期的林地和苜蓿地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外,其他时期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剖面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影响程度依土壤水分条件而异:水分补偿期,剖面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滞后其空间距离0~4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土壤水分含量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范围为0~50cm;水分稳定期,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互影响范围均在0~60cm;水分补偿期和稳定期,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土壤水分消耗期,农田和荒草地饱和导水率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饱和导水率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范围在滞后其空间范围0~80cm土层内,而土壤水分含量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范围在0~60cm内,林地和苜蓿地则呈负相关,相互影响范围均在0~60cm土层内.
引用
收藏
页码:2400 / 24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降水年型下土壤水分动态 [J].
张北赢 ;
徐学选 ;
刘文兆 ;
陈天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234-1240
[2]   黄土塬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李志 ;
刘文兆 ;
王秋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303-1308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J].
高峻 ;
张劲松 ;
孟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1) :84-88
[4]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樊军 ;
王全九 ;
邵明安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683-688
[5]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王莉 ;
张强 ;
牛西午 ;
杨治平 ;
张建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53-56
[6]   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J].
王云强 ;
张兴昌 ;
从伟 ;
魏清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65-71
[7]   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 [J].
胡克林 ;
李保国 ;
陈研 .
水利学报, 2006, (10) :1217-1223
[8]   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吴华山 ;
陈效民 ;
叶民标 ;
吴华强 .
灌溉排水学报, 2006, (02) :46-49
[9]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剖面水力学性质变异 [J].
郑纪勇 ;
邵明安 ;
李世清 ;
张兴昌 ;
温以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72-74
[10]   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性研究 [J].
胡伟 ;
邵明安 ;
王全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