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8
作者
高峻
张劲松
孟平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杏-黄芪果药复合系统;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2.2 [杏];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1008 ;
摘要
以山西中阳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杏树-黄芪复合系统为例,采用由烘干法测定得到的2004和2005年的土壤剖面含水率数据,结合土壤贮水量,研究果树与豆科中草药间作土壤水分效应,旨在为该地区果药复合系统优化结构配置及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与清耕杏园(CK)0~150 cm深土层内贮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均与降雨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04年与2005年复合系统内0~150 cm土壤贮水量比CK的2530 mm和2494 mm分别提高387 mm和393 mm,提高了15.3%和15.8%;这种提高效应在雨季中及雨季后期尤为显著,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152 mm和163 mm。复合系统行间0~150 cm深土层剖面水分等值线图总体变化趋势与CK一致,但复合系统的变化梯度相对较小,剖面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复合系统树盘内0~150 cm深土层的水分状况亦好于CK,雨季中距树干30、60 cm处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13%3.51%、2.08%3.18%。杏树-黄芪复合系统有利于杏园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耕作措施下梯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J].
卫三平 ;
吴发启 ;
张治国 .
中国水土保持, 2005, (06) :25-27
[2]   山杏幼苗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及凋萎湿度的研究 [J].
李雪华 ;
蒋德明 ;
刘志民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168-171
[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横断面土壤水分生态特征 [J].
刘文兆 ;
胡梦珺 ;
侯喜禄 ;
李凤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4) :95-100
[4]   黄土半干旱丘陵区陡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J].
潘成忠 ;
上官周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5-9
[5]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J].
万素梅 ;
胡守林 ;
王龙昌 ;
王秀学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61-163
[6]   土壤水分对仁用杏水分和生长特征的影响 [J].
李文华 ;
吴万兴 ;
张忠良 ;
鲁周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9-144
[7]   鹤山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作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 [J].
段舜山 ;
蔡昆争 ;
王晓明 ;
徐宁 .
草业科学, 2000, (06) :12-17
[8]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 [J].
穆兴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2) :41-45
[9]   黄土丘陵区两类天然草地群落地下部生长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 [J].
张娜 ;
梁一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4) :699-706
[10]   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动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J].
李新平 ;
李素俭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1)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