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评价

被引:8
作者
郑霞忠 [1 ,2 ]
石法起 [1 ]
陈述 [1 ,2 ]
刘晶 [3 ]
吴黎明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 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 深圳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安全行为; 地下洞室; D-S证据理论; 集对分析; 作业人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9 [劳动安全];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为系统地评价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水平,综合运用集对分析和D-S证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的因素,构建包括作业人员安全素养、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作业技术等4个一级指标及16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安全行为等级划分为4级;其次,采用集对分析处理二级指标的不确定性,产生基本信度分配函数(BPA);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一级指标的BPA,产生最终安全等级隶属度;最后,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和信任准则,确定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等级。以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工程为例,确定该工程中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等级为z2级,即一般安全,符合工程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阴东玲 ;
陈兆波 ;
曾建潮 ;
李亨英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 (12) :151-156
[2]   井下人员行为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J].
李兆雷 ;
胡琳茹 ;
李国清 .
煤矿安全, 2015, 46(S1) (S1) :105-108
[3]   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动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研究 [J].
撒文奇 ;
张社荣 ;
张连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11) :2301-2313
[4]   水电工程高危作业风险影响因素的SEM模型 [J].
郑霞忠 ;
望运龙 ;
陈述 ;
田丽成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10 (08) :119-124
[5]   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 [J].
叶新凤 ;
李新春 ;
王智宁 .
软科学, 2014, 28 (01) :86-90
[6]   作业安全管理中人员行为规范化方法研究 [J].
关燕鹤 ;
黄锐 ;
曾佳龙 ;
吴超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 (12) :127-132
[7]   安全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及模糊综合评价 [J].
张海卿 ;
闫明仁 .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03) :252-255
[8]   基于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 [J].
陈红 ;
刘静 ;
龙如银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5) :813-816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因失误分析技术 [J].
蔡明悦 ;
龚声武 ;
李夕兵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02) :74-77
[10]   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仿真分析 [J].
杨兴国 ;
王烈恩 ;
曹鹏飞 ;
李新 ;
肖泉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2)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