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口北三厅的民族经济与城镇发展

被引:2
作者
张慧芝
机构
[1] 四川大学城市史研究所
关键词
口北三厅; 民族经济; 城镇;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08.03.02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口北三厅的主体是张家口坝上地区。清代前中期,本区经济结构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化,随之村落、城镇开始形成。18世纪,在本区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9个城镇,其中县级城市3个、镇6个。与民族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这一时期本区城镇布局具有明显的初发型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康熙帝与多伦诺尔汇宗寺
    郭美兰
    [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3) : 60 - 65
  • [2] 坝上牧业考略
    尹自先
    [J]. 河北学刊, 1984, (04) : 77 - 81
  • [3] 晋商兴衰史.[M].张正明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 [4] 万全县志.[M].万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新华出版社.1992,
  • [5] 鞑靼西藏旅行记.[M].(法)古伯察(Huc;EvaristeRegis)著;耿 栤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 [6] 啸亭杂录.[M].(清)昭〓撰;何英芳点校;.中华书局.1980,
  • [7] 清史稿.[M].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
  • [8] 蒙古与蒙古人..波兹德涅耶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