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孟海亮
王坤正
王春生
冯敏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 非骨水泥; 双动头假体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4-01/2005-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65~98岁,平均79岁。左髋72例,右髋59例。方法:置换前对患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入院后三四天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操做,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治疗。置换后随访3年。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随访期间骨水泥组6例患者死亡,非骨水泥组8例死亡。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4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5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患者可独立行走,3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骨水泥组9例患者住院时出现合并症,非骨水泥组有15例出现置换后并发症。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1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3.73%。而非骨水泥组仅有5例翻修,其中1例股骨干劈裂,4例假体松动,翻修率8.62%。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髋臼磨损基本无差异,髓腔占有率非骨水泥组明显高于骨水泥组。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见假体脱位、异位骨化及骨溶解。结论:在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231 / 42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Clinical results of conver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fter failed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J].
Diwanji, Sanket R. ;
Kim, Sung Kyu ;
Seon, Jong Keun ;
Park, Sang Jin ;
Yoon, Taek Rim .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2008, 23 (07) :1009-1015
[12]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hods of measuring acute pain intensity in an ED [J].
Berthier, F ;
Potel, G ;
Leconte, P ;
Touze, MD ;
Baron, D .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1998, 16 (02) :132-136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估方法的研究 [J].
李强 ;
罗先正 ;
王志义 ;
吴杰 ;
郭艾 .
中华骨科杂志, 2001, (12) :16-20
[14]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与大腿痛 [J].
李晓华 ;
周维江 ;
吴海山 ;
吴宇黎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8) :92-93
[15]   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附视频 [J].
张毅 ;
马平 ;
王臻 ;
袁志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06) :457-458
[1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早期髋臼损害的X线与组织学观察 [J].
王伟 ;
汪功久 ;
郭瑞峰 ;
孙辉生 ;
王坚 ;
刘振旗 ;
李志敏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04) :301-302
[17]   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大腿疼痛 [J].
文立成 ;
马忠泰 ;
金群华 ;
柴卫兵 ;
曹永平 ;
严尚诚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9, (12)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