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秸秆资源评估研究现状

被引:181
作者
谢光辉 [1 ,2 ]
王晓玉 [1 ]
任兰天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2]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关键词
田间秸秆; 加工副产物; 草谷比;
D O I
10.13345/j.cjb.2010.07.023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文中分析了中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对实现秸秆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秸秆的概念,即收获作物主产品之后所有大田剩余的副产物及主产品初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根据不同产出环节将秸秆分为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其次,阐述了秸秆评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各种作物秸秆计算方法。第三,总结了近10年发表文献和作者近期研究对1991年以来中国秸秆资源量评估结果,对1991-1999年中国作物田间秸秆资源量评估的值多数为6.0~6.8亿t,对加工副产物资源量未见报道;对2000-2007年田间秸秆产量的评估的值多数为5.9~7.3亿t,作物加工副产物量为0.9~1.1亿t。第四,分析了对中国秸秆资源量评估值差异的原因等问题,包括以往研究作物秸秆的概念不明确,草谷比取值差异大而不符合当前作物生产现状,以及对于农作物产量的统计指标和产量构成认识不清楚等。第五,报道了作者以最近5年测定的各省作物收获指数,采用完全统计方法评估了2006-2007年中国作物秸秆量及其在8个地区的分布,结果表明秸秆资源总量为7.4亿t,包括6.5亿t田间秸秆和0.9亿t作物加工副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J].
高祥照 ;
马文奇 ;
马常宝 ;
张福锁 ;
王运华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3) :242-247
[2]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J].
韩鲁佳 ;
闫巧娟 ;
刘向阳 ;
胡金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3) :87-91
[3]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J].
钟华平 ;
岳燕珍 ;
樊江文 .
资源科学, 2003, (04) :62-67
[4]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王亚强 ;
郑方成 .
科学通报, 2007, (15) :1826-1831
[5]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J].
张培栋 ;
杨艳丽 ;
李光全 ;
李新荣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0-83
[6]   秸秆直接燃烧供热发电项目资源可供性调研和相关问题的研究(1) [J].
贾小黎 .
太阳能, 2006, (02) :9-15
[7]   综述棉籽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J].
郑晓吉 ;
周金玲 ;
罗鹏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11) :55-57
[8]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 [J].
汪海波 ;
秦元萍 ;
余康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02) :92-93
[9]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 [J].
崔明 ;
赵立欣 ;
田宜水 ;
孟海波 ;
孙丽英 ;
张艳丽 ;
王飞 ;
李冰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91-296
[10]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J].
高利伟 ;
马林 ;
张卫峰 ;
王方浩 ;
马文奇 ;
张福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