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路乐河组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被引:53
作者
付玲 [1 ]
关平 [1 ]
赵为永 [2 ]
王牧 [2 ]
张英 [2 ]
卢静文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青海油田公司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近系路乐河组; 重矿物分析; 物源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路乐河组由于其沉积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并且近几年来多口探井在该层系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而被研究者所关注。沉积物源分析作为了解造山带构造演化、盆地沉积作用以及划分油气有利区带的重要方法是路乐河组研究的关键内容。前人对盆地不同区块第三系物源进行了研究但缺乏从全盆地范围整体探讨路乐河组物源的报导。本次研究通过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及重矿物稳定系数的平面展布特征结合岩屑类型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路乐河组地层进行系统分析,初步划分出昆特依-冷湖一-四号、马海-南八仙、红山、鄂博梁-碱山、油砂山-跃进、黄石-弯西等11个物源体系,基本确定了物源方向并恢复了母岩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物源区沉积物特征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昆仑山前物源搬运距离最长,阿尔金山前物源搬运距离最短,祁连山前物源搬运距离中等。上述认识为研究区沉积体系的精细划分、原型盆地恢复以及盆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67 / 28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柴达木盆地路乐河组粗碎屑沉积成因与青藏高原隆升时限 [J].
付玲 ;
关平 ;
简星 ;
刘瑞娟 ;
冯帆 ;
安群 ;
范朝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5) :833-840
[2]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渐新世沉积物源分析 [J].
王艳清 ;
宫清顺 ;
夏志远 ;
熊绍云 .
中国地质, 2012, 39 (02) :426-435
[3]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J].
崔永北 ;
王风华 ;
谭滨田 ;
弭连山 ;
阎燕 .
中国地质, 2011, 38 (05) :1324-1333
[4]   浅谈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 [J].
岳艳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12) :138-139+146
[5]   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上干柴沟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红 ;
裴明利 ;
袁剑英 ;
曹正林 ;
吴武军 .
断块油气田, 2010, 17 (02) :161-164
[6]   柴达木盆地成因分析 [J].
孟庆任 .
地质科学, 2009, 44 (04) :1213-1226
[7]   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安地区物源分析为例 [J].
刘宁 ;
樊德华 ;
郝运轻 ;
李博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4) :427-432
[8]   周老镇钻孔砾石层重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王秋良 ;
胡思辉 ;
李长安 .
中国地质, 2009, 36 (04) :878-884
[9]   距今40~30Ma时期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沉积物重矿物分析和构造意义 [J].
冉波 ;
王成善 ;
朱利东 ;
曹珂 ;
严宝年 ;
汪满福 .
地学前缘, 2008, (05) :388-397
[10]   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J].
罗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