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被引:27
作者
罗群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气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成因类型; 形成机制;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多成因的叠合含油气盆地,不同学者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成因特征和形成机制认识有较大差异;在分析、归纳、总结了4种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构造发育史恢复、地震反射特征,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挠曲盆地、古近纪挤压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前陆盆地共4个阶段的新观点,统一了对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对深化盆地地质认识、正确评估盆地资源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M].朱夏;徐旺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2]  
中国石油地质志.[M].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3]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4]   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生物气形成条件分析 [J].
郭绪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35-538+543
[5]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J].
甘贵元 ;
严晓兰 ;
赵东升 ;
熊德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99-503
[6]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波动过程及与油气关系 [J].
金之钧 ;
李京昌 ;
汤良杰 ;
余一欣 ;
江波 ;
张明利 ;
由福报 ;
张兵山 .
地质学报, 2006, (03) :359-365
[7]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郑孟林 ;
李明杰 ;
曹春潮 ;
张军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4) :315-318+323
[8]   柴达木北缘中生代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郭巍 ;
董清水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333-339
[9]   柴达木盆地北部碰撞构造与盆地改造变形 [J].
马金龙 ;
李凤君 ;
贾庆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4) :291-295+300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侏罗系层序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J].
杨永泰 ;
刘桂侠 ;
贾兴友 ;
管俊亚 .
地球学报, 2002, (01)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