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内涵、特征与改革策略

被引:8
作者
王正明
彭安臣
机构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
关键词
实践教育; 内涵; 特征; 策略;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14.06.02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教育界,更多是从日常用语而非哲学角度理解实践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应从理念高度来理解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教育者秉持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品格的教育理念。实践教育具有主体性、实践性、过程性、综合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加强实践教育,并不必然弱化理论教学;实践教育也不只适合工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型(职业型)大学。针对中国实践教育的问题,应让教育面向实践,将实践引入课堂,创设良好的实践教育环境,构建"致用"的评价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55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 [J].
毕世响 .
江苏教育研究, 2009, (25) :27-31
[3]   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J].
陈超 ;
赵可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1) :35-40
[4]   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 [J].
杨叔子 ;
吴昌林 ;
张福润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02) :1-5
[5]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 [J].
俞吾金 .
哲学研究, 2002, (11) :16-21
[6]   创新之根在实践 [J].
杨叔子 ;
张福润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02) :9-12
[7]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