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综合评判在玉米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6
作者
杨引福
李立坤
郭强
陈婧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区域试验; 综合评判;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将灰色综合评判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分析之中,对2004年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共13个试点13个参试品种(R312、滑986、冀2518、DH3702、丰试6号、LH02-1、永玉8号、农华105、长城1206、大丰13号、沈试3005、郑试254、沈单16(CK))的9个性状(单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出籽率)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总趋势与联合方差分析的结果相一致,个别品种位次有变动。试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灰色综合评判方法是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直观补充。②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在育种材料的评价中可以广泛应用。③应根据各地因生态条件和育种目标确定各性状的权重系数。④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只对试验所在地生态区域玉米种评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超甜玉米新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J].
纪荣昌 ;
陈山虎 ;
卢和顶 ;
童川拉 ;
林建新 .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06) :13-15+20
[2]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健 ;
张兴端 ;
晏庆九 ;
霍仕平 ;
余志江 ;
向振凡 ;
张芳魁 ;
彭方明 ;
熊闻霞 ;
陈克富 .
玉米科学, 2006, (05) :52-55
[3]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J].
李北齐 ;
赵苏维 ;
王贵强 ;
陈广凤 ;
姜德进 .
玉米科学, 2006, (02) :44-46
[4]   以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江苏糯玉米新品种 [J].
陆虎华 ;
胡加如 ;
薛林 ;
黄小兰 ;
陈国清 ;
印志同 ;
石明亮 ;
陆剑波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4) :70-72+96
[5]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大春 ;
龚继满 .
种子科技, 2005, (06) :349-350
[6]   糯玉米新品种陕白糯11的选育研究 [J].
杨引福 ;
谢恩魁 ;
张仁和 ;
岳瑞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184-187
[7]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 [J].
赵久然 .
玉米科学 , 2005, (01) :3-4+9
[8]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春大豆品种 [J].
梁江 ;
陈渊 ;
程伟东 .
广西农学报, 2005, (01) :6-10
[9]   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J].
马国胜 ;
薛吉全 ;
路海东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1) :309-311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的初探 [J].
王玺 ;
田龙庄 ;
惠东静 .
陕西农业科学, 2004, (06)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