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被引:3
作者
颜伟 [1 ]
蔡士宾 [1 ]
吴纪中 [1 ]
任丽娟 [2 ]
张仙义 [1 ]
吴小有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 分子标记; QTL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97个位点的多态性资料,用JionMap3.0对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作图,共拟合获得了由66个SSR标记位点组成的17个连锁群,涉及2A、2D、3A、3B、3D、5A、7B、7D等8条染色体;使用MapQTL5.0对与群体抗性显著相关的连锁群进行区间作图,结果在2D染色体长臂上检测到1个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位于标记Xgwm539Xg-wm608之间,LOD值5.8,LOD值峰距标记Xgwm608 1.7 cM,加性效应值为-0.458,可解释24.7%的表型变异。该抗性基因来源于亲本ARz。这此结果表明,在小麦2D染色体上存在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位点,标记Xgwm608可以用于抗病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小麦品种梭条花叶病抗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J].
张清平 ;
王秀娥 ;
王耀南 ;
赵彦 ;
王海燕 ;
王苏玲 ;
陈佩度 .
遗传学报, 2005, (07) :733-737
[2]   3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抗赤霉病QTLs的SSR分析 [J].
任丽娟 ;
沈晓蓉 ;
周淼平 ;
张旭 ;
马鸿翔 ;
陆维忠 ;
Paul Nichoson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0) :1150-1155
[3]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品种的田间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初报 [J].
岳绪国 ;
景德道 ;
陈爱大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3) :22-25
[4]   小麦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J].
周益军 ;
程兆榜 ;
侯庆树 ;
范永坚 ;
吴淑华 .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02) :102-106
[5]   小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J].
于嘉林 ;
晏立英 ;
苏宁 ;
侯占军 ;
李大伟 ;
韩成贵 ;
杨莉莉 ;
蔡祝南 ;
刘仪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6) :639-644
[6]   我国真菌传线状小麦花叶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 [J].
雷娟利 ;
陈炯 ;
陈剑平 ;
郑滔 ;
程晔 .
中国病毒学, 1998, (01) :90-97
[7]   一种中国发生的真菌传小麦花叶病毒RNA-13'末端核苷酸序列分析 [J].
于嘉林,晏立英,冯继东,李大伟,蔡祝南,刘仪 .
病毒学报, 1995, (03) :248-254
[8]   江苏省小麦土传病毒病的研究 Ⅲ.小麦梭条花叶病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依据 [J].
侯庆树 ;
周益军 ;
韩红 ;
李志正 ;
王令坤 ;
方南春 ;
孙立洲 ;
虞成龙 ;
张剑玲 .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04) :37-43
[9]   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小麦土传病毒病的病原研究 [J].
陈剑平 ;
阮义理 ;
董玛佳 .
病毒学杂志, 1989, (02) :176-181
[10]   小麦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J].
秦家忠 ;
黎中明 ;
陶家凤 ;
秦芸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