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19
作者
李正辉
向晶晶
陈婧鸿
葛翠风
葛绍荣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 内生拮抗菌; 分类鉴定; 链霉菌; 金色类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寻找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四川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川麦107的内生拮抗菌进行了研究。利用直接堆砌法培养6 d的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L16菌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分离的其他3个菌株,其平均抑菌圈达到2.2 cm。L16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炭疽病菌等都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在室外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根据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L16菌株为链霉菌属的金色类群(Series Aureus)。因此,L16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麦赤霉病拮抗性芽孢杆菌生防作用的研究 [J].
刘伟成 ;
潘洪玉 ;
席景会 ;
李宏宇 ;
郭永来 ;
王旭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4) :95-100
[2]   辣椒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拮抗作用 [J].
邢鲲 ;
韩巨才 ;
刘慧平 ;
张姝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5) :777-778
[3]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 [J].
曹理想 ;
周世宁 .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4) :93-96
[4]   番茄内生菌分离及其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J].
李艳琴 ;
申泉 ;
刘彬彬 ;
张华 ;
赵立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3, (05) :89-93
[5]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J].
韩青梅 ;
曹丽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3) :128-131
[6]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Ⅲ .拮抗芽孢杆菌B4、B6菌株的防病机制[J]. .叶华智,余桂容,严吉明,张敏.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7]   由植物中放线菌产生的植物生理活性物质 [J].
张一宾 .
世界农药, 2003, (01) :9-12+8
[8]   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基线及抗药性菌株生物学性质研究附视频 [J].
周明国 ;
王建新 .
植物病理学报, 2001, (04) :36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