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李丽
常波
机构
[1] 沈阳体育学院
[2]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D O I
10.15877/j.cnki.nsin.2003.02.006
中图分类号
G804 [体育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把中医药理论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指出了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小鼠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朱梅菊 ;
高顺生 ;
李红 ;
熊静宇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1, (03) :263-265
[2]   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 [J].
乔玉成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04) :490-492
[3]   浅析中药在运动中抗疲劳促恢复的作用 [J].
王丽娟 .
浙江体育科学, 2000, (06) :37-38+61
[4]   运动训练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关系和针灸调节作用 [J].
罗磊 ;
代卫萍 .
上海针灸杂志, 2000, (02) :6-7
[5]   茶浴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初探 [J].
陈彩珍,卢健,赖荣兴,胡敏,丘燕春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2) :72-74+87
[6]   论中医“时藏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 [J].
蓝肇熙 ;
高虹 ;
牛海峰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2) :45-50
[7]   针刺及磁提针对骨骼肌长时间收缩后静息电位变化的影响 [J].
徐玉明 ;
王瑞元 .
体育科学, 1999, (01) :75-76
[8]   中药足浴对运动员疲劳恢复作用的观测报告 [J].
何蔚 ;
孙继贤 ;
栗萍 ;
余海波 ;
张树桥 ;
陈晓冬 .
冰雪运动, 1999, (01) :43-44+47
[9]   运动性疲劳中医理论的进展 [J].
杨文思 ;
丁俊华 ;
杨明 .
冰雪运动, 1998, (04) :55-57+83
[10]   浅谈疲劳诊断与恢复的中医学方法 [J].
何秋华 .
中国体育科技 , 1998, (07)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