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导致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的分析

被引:125
作者
朱彬 [1 ]
苏继锋 [1 ]
韩志伟 [2 ]
尹聪 [1 ]
王体健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秸秆焚烧; 卫星遥感; 后向轨迹; 大气扩散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8年10月28~29日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PM10、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增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卫星遥感火点监测资料、气象观测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分析了该次污染事件发生的天气条件和大气边界层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输送路径.结果表明,苏中、苏北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向南京及周边地区输送,并结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和边界层条件,即:均压场结构、500hPa以下弱的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较低的边界层高度及逆温层的存在,以及地形因素是导致这次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Analysis of aerosol and carbon monoxide characteristics over Arabian Sea during crop residue burning period in the Indo-Gangetic Plains using multi-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Badarinath, K. V. S.
    Kharol, Shailesh Kumar
    Sharma, Anu Rani
    Prasad, V. Krishna
    [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2009, 71 (12) : 1267 - 1276
  • [2]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from rice straw open field burning in India, 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
    Gadde, Butchaiah
    Bonnet, Sebastien
    Menke, Christoph
    Garivait, Savitri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 (05) : 1554 - 1558
  • [3] Influence of Inversion Laye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Urban Areas.[J].Günter Baumbach;Ulrich Vogt.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Focus.2003, 5-6
  • [4] 华北平原秸秆焚烧火点的MODIS影像识别监测
    胡梅
    齐述华
    舒晓波
    陈良富
    [J].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 (06) : 6802 - 6807
  • [5] 麦秸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探讨
    李令军
    王英
    张强
    李金香
    杨晓光
    金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2) : 232 - 242
  •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
    王艳
    柴发合
    刘厚凤
    王永红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1) : 22 - 29
  • [7]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
    童尧青
    银燕
    钱凌
    安俊琳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5) : 584 - 588
  • [8]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曹国良
    张小曳
    王亚强
    郑方成
    [J]. 科学通报, 2007, (15) : 1826 - 1831
  • [9] 北京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大尺度天气型分析
    陈朝晖
    程水源
    苏福庆
    高庆先
    虞统
    任阵海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 99 - 105
  • [10] 北京地区低空风、温度层结对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影响初探
    张蔷
    赵淑艳
    金永利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 153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