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分离技术关键点的研究和评价

被引:7
作者
胡雪明 [1 ]
杨兰萍 [2 ]
金汇明 [3 ]
许学斌 [3 ]
冉陆 [4 ]
阚飙 [4 ]
机构
[1]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上海市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沙门菌; 细菌学技术; 敏感性; 有效增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沙门菌常规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方法用库存菌株和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测试评估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组合作为首选优化方法 (方法 1)通过全球沙门菌监测(GSS)和静安区预防性职业体检标本进行验证;8家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次选优化方法 (方法 2)和4个CDC实验室使用方法 1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优于其他2种选择性增菌液与平板组合的检测效果。方法 1检测2005-2009年GSS和2008年体检标本的高峰阳性率达到5%~7%和1%。方法 2经2年的室间比对敏感性达到方法 1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沙门菌常规分离的技术关键点在于有效增菌,实验室使用模块化的可选平板进行组合分离才能兼顾效率和成本。优化方法 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优化方法 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上海市沙门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顾宝柯
    袁政安
    金汇明
    许学斌
    林亚萍
    陈敏
    肖文佳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 (03) : 245 - 247+251
  • [2] 沙门菌检测方法的优化
    许学斌
    顾宝柯
    陈敏
    金汇明
    陈悦
    [J]. 检验医学, 2007, (06) : 677 - 680
  • [3] 5种沙门菌分离培养基的应用和比较
    许学斌
    顾宝柯
    杨兰萍
    陈纯
    席曼芳
    胡培玉
    李燕婷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07) : 773 - 775+778
  • [4] 沙门菌属血清型诊断[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朱超, 2009
  • [5] Evaluation of enrichment techniques for the isolation of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from swine feces
    Feder, I
    Nietfeld, JC
    Kelly, B
    Butine, MD
    McNamara, P
    Chengappa, MM
    [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1998, 33 (02) : 143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