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子岭一期遗存试析

被引:2
作者
沈强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屈家岭文化; 圈足; 折沿; 油子岭文化; 足盘; 纹饰; 大溪文化; 屈家岭遗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正> 京山、天门位于湖北中部,在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里是江汉文化区的中心,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史前文化,并对中华文明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一直到70年代末,鄂中地区屈家岭文化以前的新石器遗存却还是空白。随着江汉地区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找鄂中地区更早的新石器遗存成为大家日益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 [J].
沈强华 .
江汉考古, 1994, (04)
[4]   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 [J].
Qujialing Archaeological Tean .
考古学报, 1992, (01) :63-96+131
[6]   天门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J].
周文 ;
范学斌 .
江汉考古, 1987, (04) :32-36
[7]   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 [J].
李文杰 .
考古学报, 1986, (02) :131-152
[8]   天门谭家岭遗址发掘简讯 [J].
茂林 .
江汉考古, 1985, (03) :82-82
[9]   试论大溪文化 [J].
张之恒 .
江汉考古, 1982, (01) :66-71
[10]   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 [J].
范桂杰 ;
胡昌钰 .
考古学报, 1981, (04) :461-49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