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理论思考

被引:6
作者
巴志超 [1 ]
李纲 [1 ]
谢新洲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社会信息交流; 非正式交流过程; 科学信息; 研究范式; 交流模式;
D O I
10.13366/j.dik.2018.02.086
中图分类号
G250.7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基于科技文献的科学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今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科学信息交流研究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已成为延续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对于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研究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形成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借助传统基于文献系统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架构探究新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新课题、新思路,并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一般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以及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研究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借助理论成熟、已形成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研究当前不具备范式研究框架的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实质上是对信息交流理论从狭义向广义延伸的一种尝试,对构建完整的信息交流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Web2.0的网络用户群“社会性”行为的系统分析 [J].
刘春茂 ;
米国伟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0) :32-35+85
[2]   社会性网络信息交互模式系统分析 [J].
李玉梅 .
情报科学 , 2010, (08) :1140-1142+1280
[3]   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组与功能实现 [J].
徐佳宁 ;
罗金增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11) :94-97
[4]   情报科学范式新论 [J].
俞传正 .
情报科学, 2005, (01) :16-21
[5]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概念、类别与特点 [J].
黄水清 ;
王超 .
图书馆杂志, 2004, (06) :8-11
[6]   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 [J].
方卿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2, (04) :258-261
[7]   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 [J].
方卿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02, (02) :95-98+114
[8]   论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载体的整合 [J].
方卿 .
情报学报, 2001, (03) :290-294
[9]   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及其影响 [J].
张晓林 ;
党跃武 ;
李桂华 .
图书馆, 2000, (03) :1-4+29
[10]   信息交流及其基本模式初探 [J].
党跃武 .
情报科学 , 2000, (02)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