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被引:44
作者
梅冥相
张丛
张海
孟晓庆
陈永红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上扬子区; 下寒武统; 层序地层格架; 古地理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该序列构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时间变化方面,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在空间变化方面,从北西向南东随着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该层序地层格架不但表明了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而且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同时,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表明了其复杂的古地理背景;具有不同特点的三级层序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意味着早寒武世复杂的古地理变迁。因此,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反映出每一个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的时空变化,而系列古地理图又代表了各个三级层序形成时期的独具特色的古地理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高于庄组臼齿状构造的层序地层位置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古地理学报, 2005, (04) :437-447
[2]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邓军 ;
张海 ;
孟晓庆 ;
陈永红 ;
聂瑞贞 ;
张从 .
现代地质, 2005, (04) :551-562
[3]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纪至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三级海平面变化的全球对比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邓军 ;
初汉民 ;
刘智荣 ;
张海 .
中国地质, 2005, (01) :13-24
[4]   沙漠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新疆库车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J].
梅冥相 ;
靳卫广 ;
于炳松 ;
赖兴运 ;
陈晓林 ;
刘建清 .
现代地质, 2003, (01) :59-67
[5]   华南古海洋热水沉积作用研究概述及若干认识 [J].
周永章 ;
刘建明 ;
陈多福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114-118
[6]   中朝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对比及寒武/奥陶系最佳自然界线 [J].
史晓颖 .
现代地质, 1999, (02) :78-81
[7]   中国新元古代古生代早期生物爆发与地球演化节律 [J].
高林志 .
现代地质, 1999, (02) :114-115
[8]   华北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碳酸盐台地演化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梅仕龙 ;
胡建中 .
现代地质, 1997, (03) :16-23
[9]   淹没不整合型碳酸盐三级旋回层序──兼论碳酸盐台地的“凝缩作用” [J].
梅冥相 .
岩相古地理, 1996, (06) :24-33
[10]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J].
尹恭正 .
贵州地质, 1996, (02) :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