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

被引:9
作者
李醒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的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 人文的科学主义; 新科学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本文在界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概念的含义以及考察历史上的人文主义与科学、科学与人文主义的冲突和分裂及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人文人对科学的误解和偏见,尤其是科学的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新科学主义)的丰富内涵。作者认为,迈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整合和统一的要求;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但是绝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9+159 +159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21]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 [J].
李醒民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 :79-84
[22]   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J].
李醒民 .
科学文化评论, 2005, (02) :92-99
[23]   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文的科学主义者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者 [J].
李醒民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5, (02) :9-17
[24]   就科学主义及反科学主义答客问 [J].
李醒民 .
科学文化评论, 2004, (04) :94-106
[25]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M].(美)杜布斯著;陆建华;刘 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6]  
自然科学的哲学.[M].(法)帕朗-维亚尔(Parain-Vial;J.)著;张来举译;.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27]  
从混沌到有序.[M].(比利时)普里戈金(Prigogine;I.);(法)斯唐热(Stengers;I.)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8]  
科学的生命.[M].(美)萨顿(Sarton;G.)著;刘译;.商务印书馆.1987,
[29]  
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M].{美]M·W·瓦托夫斯基(M·W· Wartofsky) 著;范贷年 译.求实出版社.1982,
[30]  
爱因斯坦文集.[M].[德]爱因斯坦 著;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