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23
作者
方建德 [1 ]
杨扬 [1 ]
叶堤 [2 ]
周谐 [2 ]
陈晓燕 [1 ]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时间序列; 主成分; 驱动因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4.03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广泛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序列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6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驱动生态足迹序列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显示,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1.1244hm2增加到2005年的1.4903hm2,而由于耕地占用等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在逐年减少,从1997年的0.5075hm2减少到2005年的0.4652hm2,导致该地区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直辖以来,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均生态足迹也相应同步增长;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产业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因此它们尚未有效发挥降低区域生态足迹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7 / 13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