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的氢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酶活力测定

被引:8
作者
付博 [1 ]
王卫卫 [1 ]
唐明 [2 ]
陈兴都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部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氢氧化细菌; ACC脱氨酶; 16S rDNA; 系统发育树; 恶臭假单胞菌;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9.03.010
中图分类号
S182 [农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目的】以结瘤豆科植物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力的氢氧化细菌,探索氢氧化细菌植物促生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持续通H2的气体循环培养体系、矿质盐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氢氧化细菌,观察菌株形态并测定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分析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薄层层析法筛选ACC脱氨酶阳性菌株,茚三酮显色法测定ACC脱氨酶活力。【结果】分离的37株细菌中有8株菌氧化氢和自养生长能力较强,初步确定为氢氧化细菌,从中筛选出1株ACC脱氨酶阳性菌株WMQ-7。菌株WMQ-7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特征基本一致;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807744)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恶臭假单胞菌同属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99%。鉴定菌株WMQ-7为恶臭假单胞菌,其ACC脱氨酶活力为0.671U/μg。【结论】采用气体循环培养体系分离氢氧化细菌,克服了传统配气法的局限。ACC脱氨酶阳性菌株的筛选,为深入研究氢氧化细菌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菌株特性和促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3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XG32菌株产ACC脱氨酶的培养条件和酶活影响因素 [J].
沈萍 ;
刘维红 ;
闫淑珍 ;
陈双林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04-108
[2]   大豆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促生效应研究 [J].
陈兴都 ;
王卫卫 ;
付博 ;
肖黎明 ;
郭燕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1) :136-140
[3]   一株棉花根际铁载体产生菌E19的分离鉴定 [J].
于素芳 ;
丁延芹 ;
姚良同 ;
岳宝强 ;
杜秉海 .
生物技术, 2007, (06) :19-21
[4]   大豆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和基本特征 [J].
陈兴都 ;
王卫卫 ;
郭利伟 ;
熊本涛 ;
付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2069-2074
[5]   L-半胱氨酸产生菌恶臭假单胞菌TS1138的鉴定和诱变育种 [J].
孙丹 ;
余养盛 ;
杨文博 ;
田旺 ;
白钢 .
天津大学学报, 2007, (04) :421-426
[6]   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筛选及其对番茄初生苗生长的影响 [J].
刘维红 ;
闫淑珍 ;
杨启银 ;
温小娟 .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02) :80-84
[7]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谷氨酸含量的研究 [J].
王昂 ;
王丽丽 ;
仪宏 ;
赵紫华 ;
不详 .
中国调味品 , 2005, (08) :50-52+35
[8]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J].
胡江春 ;
薛德林 ;
马成新 ;
王书锦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963-1966
[9]   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J].
卫军,潘其林,张永清,邱并生,蔡妙英 .
生物多样性, 1994, (01) :29-32
[10]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