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阿尔泰地区古生代构造及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

被引:7
作者
万天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内生金属成矿作用; 天山-阿尔泰地区;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3.04.005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探讨天山-阿尔泰地区大地构造及其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研究课题。阿尔泰地区属于早古生代碰撞带,天山地区属于晚古生代早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碰撞带,均为区域性近南北向缩短-碰撞作用的结果。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阿尔泰地区近NW向区域性断层呈现右行走滑的特征,天山地区近EW向的区域性断层表现为逆断层的活动。但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受乌拉尔碰撞带挤压作用远程效应的影响,该地区受到较弱的向东挤压的作用,阿尔泰地区NW向断层转变成左行走滑断层,天山地区近EW向断层则转变为右行走滑断层,使该区岩石发生适度的破碎,以致形成大量世界著名的内生金属矿床。对于亚洲大陆来说,碰撞作用最强烈的时期并不一定是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最有利的阶段,应该审慎地对待所谓的"造山带成矿作用假说"。最后,笔者还对该区深部隐伏内生金属矿床的找寻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阿拉善变质基底中的早二叠世岩浆热事件——来自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J].
耿元生 ;
周喜文 .
岩石学报, 2012, 28 (09) :2667-2685
[2]   吉尔吉斯斯坦库姆托尔超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J].
陈喜峰 ;
彭润民 ;
刘家军 ;
王建平 ;
王小龙 .
黄金, 2010, 31 (12) :15-19
[3]   蒙古国南部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田找矿勘查与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J].
张新元 ;
聂秀兰 .
地球学报, 2010, 31 (03) :373-382
[4]   西南天山二叠纪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J].
张招崇 ;
董书云 ;
黄河 ;
马乐天 ;
张东阳 ;
张舒 ;
薛春纪 .
地质通报, 2009, 28 (12) :1827-1839
[5]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J].
高俊 ;
龙灵利 ;
钱青 ;
黄德志 ;
苏文 ;
Reiner KLEMD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49-1061
[6]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义 ;
刘妍 ;
胡朋 .
矿床地质, 2004, (02) :176-189
[7]   东天山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与矿产勘查 [J].
李锦轶 ;
王克卓 ;
李文铅 ;
郭华春 ;
宋彪 ;
王瑜 ;
莫申国 ;
赵子然 ;
朱志新 ;
潘成泽 .
新疆地质, 2002, (04) :295-301
[8]   中亚地区南天山大型金矿带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型和勘查准则 [J].
毛景文 ;
韩春明 ;
王义天 ;
杨建民 ;
王志良 .
地质通报, 2002, (12) :858-868
[9]   碰撞造山带与成矿区划 [J].
邱小平 .
地质通报, 2002, (10) :675-681
[10]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 [J].
毛景文 ;
杨建民 ;
韩春明 ;
王志良 .
地球科学, 2002, (04) :4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