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性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及改革走向

被引:15
作者
吕军书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社会保障性物权; 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价值取向; 改革走向;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5.05.013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不能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一致,所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足点是农地上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我国的农地物权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社会保障属性,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我国农地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是平等、安全而非效率,表现在土地立法上就是重视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社会保障性物权的制度安排中充满了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的财产属性和社会保障属性的冲突。化解社会保障性物权中的内部冲突途径唯有"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物权化和以物权化促进社会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3]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J].
李明秋 ;
孙海燕 ;
牛海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4) :42-45
[4]   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考 [J].
陈美球 ;
刘桃菊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4) :3-7
[5]   当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观与全球视野 [J].
郑功成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71-74
[6]   保障与效率价值框架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探析 [J].
吕军书 ;
冯琳 .
农业经济, 2011, (08) :79-81
[8]   农地社保功能与农村社保制度的配套建设 [J].
韩松 .
法学, 2010, (06) :63-74
[9]   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 [J].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 ;
周其仁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2) :54-92+5
[10]   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刘国臻 .
法学评论, 2007, (03) :140-146